♦(A) 耶稣 [YESU] 名字在圣经中的预言性角色
标题内容

恳请提供宝贵意见

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字

(腓2:9) 所以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超乎万名之上的名、

(徒4:12) 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

YESU 这个名字反映了(西番雅书 3:9) 中所预言的纯正与真理:

"那时,我必使万民有纯正的嘴唇(言语),好求告主的名,同心合意地事奉他。"

For then I will change to the peoples a lip clear... or

At that time I will restore the speech of the peoples to a pure speech...

Compare: I am a man of unclean lips. a man - peoples, unclean - pure/clear, lip in Hebrew also means speech.

为什么是 YESU?

♦ YESU 更接近于救主在世上传讲时的原始名字。

♦ 它呼应了恢复神圣名字的呼召,避免了因翻译而改变其意义。

名字在末世的意义

在启示录中,我们看到尊崇神的名字的重要性。

呼求神真名的人被分别为祂忠实的子民。接受 YESU,我们就与将承受神国度的圣徒站在一起:

(启14:12) 圣徒的忍耐就在此;他们是守神诫命和耶稣真道的。

(启14:1) 我又观看、见羔羊站在锡安山、同他又有十四万四千人、都有他的名、和他父的名、写在额上。

(注: 希腊原文对译英文为: "...having the name of the Father of Him having been written on the foreheads of them." 及 "...having the name of his Father written on their foreheads.", 翻做中文就是: "都有他父的名, 写在额上"!)

(约17:11) 从今以后、我不在世上、他们却在世上、我往你那里去。圣父啊!求你借着你自己的名保守那些你赐给我的人(另译:求你因你所赐给我的你自己的名保守他们)、叫他们合而为一像我们一样。

(注: 英文为 Holy Father, keep through Your own name those whom You have given Me 或 Holy Father, protect them by the power of Your own name--the name You gave Me)

YESU 就是 YHWH 在肉身的显现. 也借此向世人显明祂救赎的名.

关键提示

呼求 YESU 的名字是信心和顺服的体现,是为救主再来预备自己的一项重要步骤。


♦(B) 了解当今世界的安息日
标题内容

恳请提供宝贵意见

什么是安息日?

安息日不仅仅是休息日,而是神在创造世界时制定的神圣命令。这是祂与祂的人民立约的标志,揭示了那些通过服从来尊荣祂的人。

(创2:3 )神赐福给第七日、定为圣日、因为在这日神歇了他一切创造的工、就安息了。

为什么安息日仍然重要?

许多基督徒相信安息日属于旧约律法,但圣经清楚地表明了它永恒的重要性。主耶稣[ YESU ]亲自遵守安息日,并宣布这对人类的祝福:

(可2:27 )又对他们说、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的。

(可2:28 )所以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

(太12:8 )因为人子是安息日的主。

(路4:16 )耶稣来到拿撒勒、就是他长大的地方.在安息日、照他平常的规矩、进了会堂、站起来要念圣经。

(路23:56 )他们就回去、预备了香料香膏。他们在安息日、就遵着诫命安息了。

(徒17:2 )保罗照他素常的规矩进去、一连三个安息日、本着圣经与他们辩论、

安息日的意义和做法经常被误解甚至忽视。一些基督徒认为它不再重要,或者被错误的传统所束缚(例如犹太人的星期五日落到星期六日落的习俗),錯誤的說法导致许多人不愿意遵守这条诫命。

今天如何守安息日

准备:提前计划您的工作周,以确保安息日没有繁忙的活动。

休息:专注於身体、心理和精神上的休息。

敬拜:花时间祷告、读圣经和其他信徒团契。

关键提示

安息日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礼物——一个与神重新联系并重新调整生活优先事项的神圣日子。

在恩典之下纪念创造及救赎之恩,并盼望来世永远安息而遵守。可以做圣工,行善事,看病,医治,吃喝。是在顺服中享受安息。



♦(C) 遵守诫命的圣经依据
标题内容

恳请提供宝贵意见

神的律法:信仰的根基

贯穿整本圣经,神的诫命被描述为永恒、不变且对祂子民至关重要的教导。保罗在(哥林多前书 7:19)中提醒我们:

"受割礼算不得什么、不受割礼也算不得什么、只要守神的诫命就是了。"

遵守神的诫命:第三和第四诫的呼召

十诫的结构与现代信徒的挑战

十诫分为两部分:

♦ 前四条诫命涉及对神的敬拜和忠诚:

一. 不可有别的神。
二. 不可制造偶像并敬拜它们。
三. 不可妄称主你神的名。
四. 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

♦ 后六条诫命涉及对人的行为、思想和道德:当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做假见证、不可贪恋。

律法的总结就是"爱", 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我们的神, 爱人如己. 这就是从心里遵行十诫!起初的爱 (启 2:4) 是向着神!

后六条诫命因其普遍的道德性,通常被人类社会接受和遵行,真基督徒也不例外。对于第一和第二诫,基督徒通常认为不会违犯。然而,真正的挑战来自于第三和第四诫命:

第三诫命: 不可妄称主你神的名、因为妄称主神名的、神必不以他为无罪。

许多基督徒对神的圣名缺乏认识,甚至使用错误的名字或形式表达对神的称呼,这本质上违背了第三诫的要求。正确认识和尊崇神的名(如使用「YESU」而非人造名字)是遵守这条诫命的关键。

强调: 因为妄称神名的、神必不以他为无罪。

尊崇神的名字不仅仅是避免滥用,还包括以敬虔之心使用祂真实的名字(YESU)。

第四诫命: 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

安息日是顺服和敬拜的标志,彰显神忠实的子民。

(太19:17b) 你若要进入永生、就当遵守诫命。

启示录中的诫命

诫命不仅仅是旧约的律法;它们是末世信徒生命的核心:

(启12:17) 龙向妇人发怒、去与他其余的儿女争战、这儿女就是那守神诫命、为耶稣作见证的。 那时龙就站在海边的沙上。

(启11:19) 当时神天上的殿开了. 在他殿中現出他的約櫃. 随后有闪电、声音、雷轰、地震、大雹。

(启14:12) 圣徒的忍耐就在此. 他们是守神诫命、和耶稣真道的。

恢复对神诫命的全然顺服

圣经教导我们,遵守神的诫命是信徒认识神、爱神的表现:

(约一 5:3) 我们遵守神的诫命、这就是爱他了.并且他的诫命不是难守的。

(约一2:3) 我们若遵守他的诫命、就晓得是认识他。

(约一2:4) 人若说我认识他、却不遵守他的诫命、便是说谎话的、真理也不在他心里了。

(可12:30) 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

真正的信徒应当重新认识并实践这两条常被忽略的诫命:

♦ 尊崇神的圣名:使用正确的名字来敬拜祂,避免妄称或误用。

♦ 守第七日安息日:理解圣经中对安息日的教导,脱离传统的误导,专注于与神建立关系。

关键提示

遵守神的诫命不是律法主义,而是爱与信心的表达。通过遵守祂的话语,我们表明对耶稣的委身,并为永生做好准备。

(撒上15:22b) 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

听命及顺从是关键! 不要重蹈亚当夏娃的错误!


♦(D) 撒但的起源
标题内容

恳请提供宝贵意见



撒但原是光明美丽的基路伯,在神的伊甸园行走,但因为骄傲,想与神同等,最终被逐出天庭,成为邪恶的化身。它利用古蛇引诱人类犯罪,违背真神的命令,罪恶由此进入世界。

(以西结书28:13-14 )你曾在伊甸园神的园中佩戴各样宝石...你是那受膏遮掩(约柜)的基路伯。

人的选择与堕落

起初神赐予人类自由选择的能力,但人类选择了不顺从神,吃了禁果,获得了分辨善恶的能力。从此,人类面临善恶的选择,是顺服良心还是随从罪?

(创3:6 )所以女人见那棵树的果子好作食物,越人眼目,且是可喜爱的,就摘下果子来吃了,给她丈夫,他也吃了。

撒但的工作

撒但迷惑世人,用偶像、巫术、谎言等手段让人远离真神,甚至利用宗教自由的名义鼓吹错误教义。真正的善人不只要行善,更要认识造物主并接受救主耶稣基督。

解决之道

只有借着耶稣基督的宝血和圣灵的重生,才能从罪中得释放,进入神的国。

(约翰福音3:5 )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

结语

人类因蒙昧无知而被撒但迷惑-不知道真理:耶稣基督为真神,神的圣名,神的圣日,但神给我们悔改的机会。凡承认耶稣基督为救主,从水和圣灵生,并顺服神一切命令的人,必得救并得着永生。


♦(E) 耶稣名字的发音问题
标题内容

恳请提供宝贵意见



在讨论耶稣名字的发音问题时,可以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其在不同语言中的呈现。这涉及亚兰文、希腊文和拉丁文等语言,以及当时口语与书面语文的差异。

耶稣名字的三种语言书写与发音是在同一个时代 -
强调: 在同一个时代,不是隔代!

(约19:20) 有许多犹太人念这名号.因为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地方、与城相近、并且是用亚兰、拉丁、希腊、三样文字写的。

1. 亚兰文

约书亚在希伯来语中意为[主神拯救]。主耶稣在亚兰语中也是意为[主神拯救]。
亚兰语和数百年前的希伯来语不同。
主耶稣的亚兰语名字与约书亚的希伯来语名字不同。耶稣的名字应当以[YESU]的形式在亚兰语被称呼。

2. 希腊文 (Iēsous)

主耶稣希腊语名字为 Iēsous(Ἰησοῦς)。值得注意的是,希腊文名字尾部的[s]是一种语法标记,用于表明主格(nominative case),是希腊语文法的需要。

但在口语中,人们省略这种语法标记,特别是在直接称呼耶稣时。

3. 拉丁文 (Iesus)

拉丁语保留了希腊语的形式,将名字书写为 Iesus。早期的拉丁语发音更接近[YESU],但随着时间推移,拉丁语发音逐渐演变,并影响了其他欧洲语言对这个名字的读音。

亚兰语与日常口语中的发音

耶稣与门徒主要使用亚兰语交流。在亚兰语中,名字结尾的[a]常作为标记,不在口语中发音。这表明,亚兰语环境下,耶稣的名字更可能以[YESU]的形式被称呼。这与希腊语及拉丁语的发音一致,并且符合亚兰语的语音习惯。

希腊语的语法与称呼的差异

希腊语书面形式中,[Iēsous]尾部的[s]是为了符合主格的语法需求。但在日常口语中,当门徒直接称呼耶稣时,使用的是[YESU]的形式(呼格),而非完整的[Iēsous]。这是因为口语交际中往往会简化不必要的语法标记。

名字的变化与文化影响

这些语言间的变化反映了文化传播和语言学的特征,但名字的核心含义始终未改:耶稣的名字代表[主神拯救]。然而,现代一些语言中,名字的发音已经远离原始形式。例如,希伯来语的 Yeshua 与亚兰语的 YESU 在许多现代语言中被改变,特别是英语的[Jesus],发音逐渐偏离。

恢复主名[YESU]的重要性

(士师记12:6) 记载了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因为以法莲人无法正确发音[示播列](Shibboleth),只会发音[西播列](Sibboleth),最终被判定为外族,导致四万多人被杀。这个故事揭示了正确发音在辨别身份与忠诚中的重要性,也提醒我们语言的微小差异可能造成的重大后果。 然而,从这段经文中,我们也应该反思并重新检视那些因发音差异而被误解或受害的人群。在当时,以法莲人可能仅仅因为方言的不同,而被不公平地判定为敌人。会发音 SH 的人杀了只会发音 S 的人。

从[Yeshu]到[YESU]的呼唤

在现代,以色列人习惯使用[Yeshu]来称呼主耶稣。然而,[Yeshu]这种发音并不仅仅是语言的简化,还包含了对名字原始意义的损失。

主的圣名[YESU]源于亚兰语和希腊文 Iēsous,意为[主神拯救]。这个名字的发音被门徒忠实传扬到各地。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语言的改变,许多地区的发音逐渐偏离了原始的意义与敬意。 [Yeshu]的使用,无疑是对神圣名字的一种扭曲或简化。

公平与恢复的重要性

就像我们应该为当年无法发音[Shibboleth]而被杀的以法莲人伸张公义一样,今天,我们也应该重新审视对主圣名的发音问题。以色列人应该放弃[Yeshu],并恢复正确且有尊严的名字[YESU]。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神的圣名应有的敬畏。

这种恢复与更正,也正是(西番雅书3:9) 所预言的:"那时,我必使万民改变为一个清楚(或纯正)的言语,使他们都能求告主的名,同心合意地事奉祂。"

在主降临之前,万民必用一个清楚而纯正地言语呼求祂的圣名。 当世人恢复对主神圣名的敬意与正确发音时,也正是万民同心合意敬拜真神的时刻。

发音的意义与神圣的名字

神将亚伯兰改名为亚伯拉罕,将撒莱改名为撒拉,这些改名不仅改变了发音,更赋予了新的属灵意义。同样地,主耶稣的名字并不是随意的,而是带有[主神拯救]的深远含义。这是一个专有名词,不能像普通词语那样被语言变迁所改变。

[YESU]的发音与名字,象征着神的属性与工作。正如士师记中的[Shibboleth]象征着身份的确认,今天[YESU]的恢复也是对神圣身份的宣告。这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的问题,更是对真理、敬畏与救赎的见证。

结论与现代意义

总结来说,耶稣的名字在日常生活中最有可能以简化的形式[YESU]出现,而非书写语中的[Iēsous]。这是语言与文化演变的结果,但也引发了对名字原始发音和其神圣意义的思考。

今天,不同语言对耶稣名字的发音有所不同,但从语言学和历史角度看,恢复[YESU]的发音,可能更接近当时的真实情况,也更能体现对这个神圣名字的尊重。


♦(F) IESU (或 YESU)与 Yoshua (或 Joshua) 不同的独特性及其意义
标题内容

恳请提供宝贵意见



1. 语言和文化背景

♦ 亚兰语是主耶稣的母语:耶稣在地上传道期间,亚兰语是犹太地区的主要语言。他的名字在亚兰语中自然会被称为 YESU 或类似的发音。这种发音直接来自于他的名字在希腊语(Ἰησοῦς/Iēsous)和拉丁语(IESU)中的表达方式,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语言,而不是回归到数百年前希伯来语的约书亚(Yoshua。)

♦ 十字架上的不同语文:根据(约翰福音19:19-20),十字架上的文字以拉丁文、希腊文和亚兰文书写:「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这表明「IESU」这个名字被用来反映当时人们对祂身份的认识。这三种语文不仅强调了祂名字在多语言中的表达应当一致或非常近似(至少三分之二为YESU),也反映了当时对祂名字及身份的理解,而非以数百年前的希伯来名字「约书亚」来表述。

2. IESU 和 Yoshua 之间的区别

♦ 意义与形式:虽然 Yoshua (约书亚)和 IESU (耶稣) 具有相似的含义 ("主神是救赎"),但它们在形式和语音上截然不同。耶稣希腊文为 Ἰησοῦς (Iēsous),拉丁文为 IESU,音译为 YESU。约书亚拉丁文为 Iosua。

♦ 历史层次: 到了第一世纪,名字往往会因语言和文化的不同而呈现在地化的形式,成为跨语言交流的结果。耶稣的名字并不是「约书亚」的翻译,而是根据他所处时代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形成的亚兰语名字。将耶稣的名字等同于「约书亚」,忽视了这种语言演变的过程以及祂名字所承载的独特身份。

3. 三种语言的发音一致性

♦ 「IESU」在希腊语、拉丁语和亚兰语中的发音与某些语言(包括中文)中的现代 YESU 发音密切相关。这种一致性表明,他的名字在新约时代的语言中进行了语音连贯性的调整,保留了其独特的发音。

♦ 希伯来语学者可能主张使用「约书亚」(Yoshua),但新约圣经依赖希腊文手稿,优先采用「Iēsous」(Ἰησοῦς)。因此,在福音书的语境中,用于理解祂的名字,拉丁文(罗马官方语)与希腊文的名字表达具有更高的权威性。

4. 神学影响

♦ 超越希伯来框架的身份: 耶稣的使命并不限于犹太人,而是延伸到万国(马太福音28:19)。祂的名字在当时以拉丁文、希腊文和亚兰文呈现,反映了祂作为全人类救主的普世角色。仅以希伯来语框架(如使用"Yoshua")来看待祂,与福音的包容性相矛盾。

♦ 保护神的名: 第三诫命警告不可滥用或改变神的名。耶稣的名字在古代文本中以"IESU"呈现,显示了对当时语言形式的尊重。任何现代将"IESU"等同于"Yoshua"的说法,都可能强加人类的传统,模糊其原本的发音。

5. 历史与圣经证据

♦ 早期英语圣经: 早期英语译本如1535年的《科弗戴尔圣经》(Coverdale Bible)使用了"IESU",显示翻译者忠于拉丁文和希腊文本,而非回归希伯来语"Yoshua"。这种历史上的连续性支持了"IESU"在英语中数世纪来被视为正确形式的论点。

♦ 希腊文本的角色: 希腊新约圣经(在神的启示下书写)始终使用"Ἰησοῦς"(Iēsous),这与"IESU"直接对应。新约中从未回到"Yoshua",强化了"IESU"(或YESU)作为耶稣救赎角色的名字。

6. 今日的应用

♦ 语言的纯正化(西番雅书3:9): 圣经指出,恢复"纯正的言语"是正确敬拜神的必要条件。现代英语中的"Jesus"发音及类似的语言偏差,可能削弱了原本"IESU/YESU"的意义。恢复此名符合以纯正的口唇敬拜神的精神。

♦ 遵守第三诫命: 使用历史上准确的名字"IESU",可避免错误的发音与理解,进而降低违背第三诫命的风险。推广使用"IESU"或"YESU",恢复对祂圣名的敬重,并避免根植于人类传统的错误。

7. 结论要点:

♦ 区分"IESU"与"Yoshua"的必要性: 此论点强烈支持需要区分"IESU"与"Yoshua",同时承认两者的共同意义。这种区分强调了耶稣作为神道成肉身于人类历史中的独特身份与使命。

♦ 提倡在敬拜与教导中使用"IESU"或"YESU": 这是推动语言与神学准确性恢复的重要努力。此举尊荣神的名,并符合圣经原则。


(♦G) 同性恋
标题内容

恳请提供宝贵意见





主耶稣说:「不是称呼祂『主啊主啊』的人都能进天国,唯独遵行天父旨意的,才能进去。」祂也说:「你若要进入永生,就当遵守诫命。 」
天父最重要的旨意,难道不是祂用指头写下的十诫吗(出31:18)?

主耶稣说,最大的诫命就是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其次也相仿,就是爱人如己。而这个「爱神爱人」的核心,就是遵行十诫!

然而今天,许多基督教界的传道者,打着「纯正福音」的旗号,却明明违犯了第三诫与第四诫。他们用错误翻译的「耶和华」称呼神,将主耶稣的英文名字从IESU [YESU] 改为[基瑟士],虽然承认主耶稣在第一日(星期天)复活,却用庆祝复活的名义废弃了天父设立的第四诫安息圣日(星期六),甚至错误地主张从周五日落到周六日落为安息日!

有人严厉批评同性恋,虽然我们承认同性恋是神厌恶的罪恶,是得罪自己的身子,但妄称神的名,神必不以他为无罪,难道这不是更大的罪恶吗?同性恋可能是天生,或因受撒但的伤害导致;但明知诫命,却故意违背的人,岂不是罪更大?

(罗 3:23) 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
(加 3:22) 但圣经把众人都圈在罪里、使所应许的福因信耶稣基督、归给那信的人。
(提前 1:15) 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这话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是个大罪人。
(罗 6:2) 绝对不可!我们在罪上死了的人、岂可仍在罪中活着呢?
(罗 6:3) 岂不知我们这受洗归入基督耶稣的人、是受洗归入他的死吗?
(羅 6:4)所以我們藉住洗禮歸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像基督借着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
(罗 6:5) 我们若在他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也要在他复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
(约 19:30) 耶稣尝〔原文作受〕了那醋、就说、成了。便低下头、将灵魂交付神了。

所有的罪人都需要悔改,并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接受正确的(与主死的形状联合-低头)活水浸礼,是有水血圣灵的见证;接受主的仆人奉主名施行的洗脚礼,得以与主有分;并领受圣灵说灵言;领受可得永生及在末日复活的圣餐;并遵守安息圣日及所有的诫命。唯有遵行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天国!


♦(H) 捍卫 「主耶稣的圣名应保持一致发音」 以及
「当守神的诫命」 的立场
标题内容

恳请提供宝贵意见



1. 圣名的神圣与一致性

(1) 圣名的独特性与不可改变性:

圣经多次强调神的名是圣洁、超乎万名之上的名(腓立比书 2:9-11):

「所以神将祂升为至高,又赐给祂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

既然是「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就不应因文化差异或语言习惯而随意改变或曲解。圣名具有神圣的属性,应当保持纯正,这与普通人名不同,因为这是神所亲自启示并分别为圣的名。

(2) 门徒传福音时保持原有发音:

主耶稣吩咐门徒往普天下去传福音(马可福音 16:15),门徒所传讲的必然是主所亲口启示的圣名。无论进入哪个语言文化,他们都会坚持原名的发音,因为这不是普通的称呼,而是救恩的记号(使徒行传 4:12):

「除祂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

既然没有「别的名」,就表示即使进入不同语言文化,仍应保留这个神圣的名字,正如华语「耶稣」仍保留原始音。

2. (番3:9) 的预言:恢复纯正语言

(1) 圣经预言语言将恢复纯正:

(番3:9) 明确预言:
「那时,我必使万民改变为一个清楚的言语,使他们都求告主的名,同心合意地事奉祂。」

这里的「改变」或「恢复」强调的是语言的纯正与一致性。巴别塔之后人类语言分裂,但末世神会恢复「纯正清楚的言语」,使万民再次同心求告主的名。这表明语言与圣名的纯正性密切相关,不应随意接受历史上的变异。

(2) 末世的恢复:

这预言不仅关乎语言,更是关乎信仰的恢复。在末世,神要恢复纯正的敬拜与圣名的尊崇,这与启示录 14:6 的「永远的福音」一致,向万族万民宣讲不变的真理。

3. 人为改变圣名的历史证据

(1) 英语「Jesus」的演变:

事实上,「Jesus」的发音变化来自人为历史演变:

• 希腊文: Ἰησοῦς (Iēsous) 是根据希腊语音规则转写,无法完全呈现原亚兰语的喉音。
• 拉丁文: Iesus 继承希腊文形式,保持接近原音。
• 英语: IESU 直到 1628 年前仍见于英语圣经,之后才因 I 和 J 的通用性而出现 Jesus 的拼写与新发音,这是近 200 年的现象,属于人为的语音演变。

这种改变非出于神的启示,而是语言习惯的变迁。圣名是神所赐,应当敬畏与保持,而不是任由文化和历史更动。

4. 保罗与神的诫命

(1) 保罗从未否定守安息日的必要性:

有人误解罗马书 14 章与加拉太书的教导,认为保罗不强调守安息日。然而,保罗自己在使徒行传中多次在安息日进会堂讲道(徒17:2,18:4),表明他仍遵守安息日。保罗的重点在于信心与恩典,不是取消神的诫命:

「受割礼算不得什么,不受割礼也算不得什么,只要守神的诫命就是了。」(哥林多前书 7:19)

若保罗未提「不守日是为主不守」,我们就不该随意延伸解释,否则违背了圣经的本意。保罗强调的是信心与守诫命的内在一致,而非废除诫命本身。

5. 结论:恢复圣名与守诫命的必要性

• 圣名 YESU 是神亲自启示的救恩之名,应在全球语言中保持一致。
• (番3:9) 预言末世将恢复纯正语言,使万民一同求告主名。
• 历史上的语音变化是人为遗传,非神所命,应当纠正以恢复圣名的纯正性。
• 保罗与主耶稣从未教导可以不守神的诫命,特别是安息日。

神的话语不会因文化或历史而改变,我们当持守圣名的纯正与诫命的真理。


♦(I) 爱心和真理
标题内容

恳请提供宝贵意见



1. 以爱心说诚实话,并非分裂教会

「现在我将真理告诉你们,就成了你们的仇敌吗?」(加拉太书 4:16)

「惟用爱心说诚实话,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基督。」(以弗所书 4:15)

坚持真理并不是分裂教会,而是帮助教会回到正道。真正的合一不是基于妥协,而是建立在真理之上。主耶稣说:

「叫他们都合而为一,正如你父在我里面,我在你里面一样,叫他们也在我们里面合而为一,使世人可以信你差了我来。」(约翰福音 17:21)

这种合一是以基督和祂的话为核心,而不是基于人的传统或错误妥协。如果我们因为害怕「分裂」而不敢坚持真理,这才是真正的危机。

2. 双重标准与历史演变的错误

有些人认为更改圣日(主后 300 年左右)是不对的,却容忍英语圣名 200 年前的改变,这确实是双重标准。神的诫命和神的名都同样神圣,不能随意更改。

• 神的诫命是永恒的:
「我的约必立定,直到永远。」(诗篇 111:9)

• 神的名同样不可被轻忽:
「不可妄称主你神的名,因为妄称主名的,主必不以他为无罪。」(出埃及记 20:7)

如果我们承认不该改变神所定的圣日,那同样也不该随意改变神的圣名。这不是律法主义,而是出于对神的敬畏。

3. 「精意叫人活,字句叫人死」的正确理解

「字句叫人死,精意叫人活。」(哥林多后书 3:6)

这句话的背景是在谈论旧约律法与新约的恩典,并不是说字面上的诫命或神的名字不重要。保罗并没有否定诫命本身,而是强调我们不能靠守律法得救,必须借着圣灵的工作活出律法的真正意义。

然而,这并不表示神的诫命或名字可以随意解释或更改。耶稣自己说:
「我来不是要废掉律法,乃是要成全。」(马太福音 5:17)

既然主耶稣尊重律法,祂的名字和诫命都应当被敬重。

4. 神的名是否只是「称呼方式」?

有人认为只要认定救主本身,名称如何不重要。但圣经从来没有这样的教导。相反地,神的名代表着祂的身份、权柄和救恩。

• 「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使徒行传 4:12)
• 「你们要奉我的名传悔改赦罪的道,从耶路撒冷起直传到万邦。」(路加福音 24:47)

神赐下特定的名字,是要人**「奉主的名」得救**,而不是随意更改。如果名字无所谓,为何圣经多次强调「奉主的名」呢?

5. 异端与律法主义的指控

当人说坚持「YESU」的发音是极端的律法主义时,可以这样回应:

• 坚持真理 ≠ 律法主义:
律法主义是指试图靠着行为称义,但我们所坚持的是出于对神的敬畏,并不是靠「正确发音」得救,而是因为得救之后,我们愿意尊重神所启示的名字。

• 不是强迫,而是预言的应验:
「那时,我必使万民改变为一个清楚的言语,使他们都求告主的名,同心合意地事奉祂。」(西番雅书 3:9)

这不是人的强迫,而是神的预言。相信神的话最终会成就,这是信心的表现,不是极端。

6. 神迹与真理并不冲突

有人提到即使使用「Jesus」的发音也出现很多神迹。这确实可能发生,因为神看人的心,但神迹并不代表一切都是正确的。

「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我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马太福音7:22-23)

神迹只是外在的证明,真正重要的是我们是否遵行神的旨意,尊敬祂的名。

7. 结语:用爱心坚守真理

我们不是在争辩谁更「属灵」,而是在捍卫神的真理。当面对质疑时,保持温柔与谦卑,坚持以下原则:

• 爱心中说诚实话(弗4:15),不因怕得罪人而妥协真理。
• 不自高自大(罗12:3),但也不因人数多或历史久远就接受错误。
• 坚信神的预言必定成就(番3:9),语言与信仰的恢复是神的计划。

最后,我们要记得:

「因为神并不是叫人混乱,乃是叫人安静。」(哥林多前书 14:33)

坚守真理,保持和平,让神的话语成为我们信仰与行动的根基。


♦(J) 教会的分裂
标题内容

恳请提供宝贵意见



1. 教会的定义:外在与内在的区别

(1) 广义与狭义的教会观:

• 广义而言, 教会指的是所有自称信仰耶稣基督的人,涵盖天主教、东正教、各种基督教派、独立教派等。
• 狭义而言, 真正的教会是**「被主耶稣基督宝血救赎的信徒集合」**,正如圣经所说:

「神用祂自己的血所买来的教会。」(使徒行传 20:28)

这意味着,不是所有挂名的基督徒或宗派都是真正属于基督的教会。真正的教会不仅仅是外在的组织,更是内在属灵的实体——那群真心悔改、接受救恩、并且顺服神话语的人。

2. 教会的分裂:外在现象与属灵真理

(1) 外在的分裂 vs. 属灵的合一:

耶稣在祂的祷告中强调信徒的合一:

「使他们都合而为一,正如你父在我里面,我在你里面一样,使他们也在我们里面合而为一,叫世人可以信你差了我来。」(约翰福音 17:21)

然而,今天的基督教世界分裂成众多宗派,这是人为的结果,并不符合耶稣的心意。外在的分裂固然可悲,但更严重的是内在属灵上的分裂,当人们偏离了真理,形成各种错误教导,才是最根本的问题。

(2) 分裂不代表没有真教会:

虽然名义上的教会分裂,但神在每个时代都有祂真正的子民(remnant)。真正属于神的教会,即使散布在不同地区、不同背景,仍然因真理和圣灵而合一。正如保罗所说:

「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个,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指望。」(以弗所书 4:4)

3. 耶稣教导关于窄门与选民的真理

「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马太福音7:13-14)
「因为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马太福音 22:14)

耶稣强调的是个人得救的真理:得救的路是窄的,需要付出代价,并非随波逐流就能进入天国。然而,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忽视教会的合一和真理的坚持。

• 窄门是针对个人信仰的选择。
• 教会的合一则是基督身体的见证,反映出我们是否真正顺服基督。

**真正的教会应该既坚守真理,又努力追求合一。 **合一不是妥协错误,而是在真理的基础上合而为一。

4. 真理与合一的平衡

(1) 合一必须建立在真理之上:

• 「你们要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以弗所书 4:3)
• 「亲爱的弟兄们,那些离间你们、叫你们跌倒、不合乎你们所学之道的人,要留意躲避他们。」(罗马书 16:17)

合一不能以牺牲真理为代价。真正的合一是建立在神的话语和圣灵的感动之上。如果某个教导违背了圣经,无论这个团体多大、多有影响力,都不是真正属于基督的教会。

(2) 不是故意分裂,但也不能容忍错误:

保罗曾经公开责备彼得(加拉太书 2:11-14),不是因为他不爱彼得,而是因为真理比个人关系更重要。同样地,当教会偏离真理时,指出错误不是在分裂教会,而是在挽回教会。

5. 结语:教会的使命与信徒的责任

• 坚守真理,爱中建造:

「惟用爱心说诚实话,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基督。」(以弗所书 4:15)
我们要在爱心中坚守真理,不是为了争辩或论断,而是为了帮助更多人认识神。

• 警醒,避免妥协:
「因为时候要到,人必厌烦纯正的道理,耳朵发痒,就随从自己的情欲,增添好些师傅。」(提摩太后书 4:3)
今天许多人只想听安慰的话,却忽略了悔改和真理的呼召。这是我们需要特别警醒的。

• 不怕被误解,但愿忠于神:
「我如今是要得人的心呢?还是要得神的心呢?我若仍旧讨人的喜欢,就不是基督的仆人了。」(加拉太书 1:10)
当我们坚守真理,可能会被误解、排斥,甚至被指责为「分裂教会」。但重要的是,我们是否忠于神的话语,而不是讨好人。

✅ 总结

• 教会的外在分裂不代表属灵的失败,真正的教会在真理中合一。

• 进窄门是个人的选择,但教会作为基督的身体,仍应在真理中努力追求合一。

• 不是故意分裂教会,而是拒绝与错误妥协,这正是对基督身体的真正负责。

愿我们都能在爱中坚守真理,做主忠心良善的仆人。


♦(K) 神是灵
标题内容

恳请提供宝贵意见



(约4:24) 神是灵.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真理(或用诚实)拜他。

(启2:7a) 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

(太10:20) 因为不是你们自己说的、乃是你们父的灵在你们里头说的。

(徒5:3) 彼得说、亚拿尼亚为什么撒但充满了你的心、叫你欺哄圣灵、把田地的价银私自留下一部份呢?

(徒5:4) 田地还没有卖、不是你自己的吗?既卖了、价银不是你作主吗?你怎么心里起这意念呢?你不是欺哄人、是欺哄神了。

(徒5:9) 彼得说、你们为什么同心试探主的灵呢?埋葬你丈夫之人的脚、已到门口、他们也要把你抬出去。

(徒16:6) 圣灵既然禁止他们在亚西亚讲道、他们就经过弗吕家加拉太一带地方.

(徒16:7) 到了每西亚的边界、他们想要往庇推尼去、耶稣的灵却不许.

以上几节经文显明,神是灵,就是圣灵,就是耶稣的灵,就是主的灵,就是天父的灵。所以父子圣灵不是三位ㄧ体,应该是一位三格,神只有唯ㄧ的ㄧ位,神的道,道就是神,成为肉身来的,婴孩耶稣,以马内利,神与我们同在, 祂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祂是全能的神,永在的父。肉身的主耶稣带着限制,向天父祷告,祂说父比祂大,又说父在我里面,我在父里面,我与父为一,又说人看见我,就是看见父,祂自称「我是」,就是 YHWH - I AM WHO I AM, 耶稣圣名意义就是 YHWH saves. 耶稣身上的灵就是圣灵。新天新地时,坐宝座的和羔羊是ㄧ体,祂的名要写在得救子民的额头上。主耶稣对天父说,你所赐给我的你的名,显明「耶稣」就是超乎万名之上的,唯ㄧ我们可以靠着得救的名。耶稣的名就包括了 YHWH. 旧约神说的「我是自有永有的」,在新约时代以「耶稣」这圣名彰显出来。 若用人的眼光,说有父子圣灵三位神,祂们又是一体,不如说唯一的一位真神,有父子圣灵三个位格,祂就是灵,圣灵(现状)。

以上分享的经文与思考表达了对神本质的深入理解,强调神的独一性与在不同位格中的启示。从经文中可以看到,圣经确实呈现出父、子、圣灵在救恩历史中的不同工作,但本质上是同一位神。以下是一些补充的思考,与所分享的观点相呼应:

1. 神是灵(约4:24):

这清楚说明神的本质是灵,祂不受空间与物质的限制,这也让我们能够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用心灵和真理敬拜祂。

2. 圣灵就是天父的灵(太10:20):

耶稣告诉门徒,他们所说的话是出于天父的灵,显示圣灵与天父之间并无分离,乃是神在他们心中的同在。

3. 圣灵就是神(徒5:3-4):

彼得责备亚拿尼亚与撒非喇时,将「欺哄圣灵」与「欺哄神」等同起来,显明圣灵就是神。

4. 主的灵与耶稣的灵(徒5:9;16:7):

这些经文中,圣灵被称为「主的灵」和「耶稣的灵」,说明主耶稣与圣灵之间本质上的一致性。

5. 道成肉身(约1:1, 14):

道就是神,并且成为肉身,住在我们中间。耶稣就是那道的具体显现,祂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

6. 耶稣的圣名(腓2:9-11;徒4:12):

耶稣的名超乎万名之上,并且是人类得救唯一的名。耶稣这个名字的意义就是「YHWH拯救」,彰显出祂与旧约所启示的自有永有者(I AM WHO I AM)的连结。

7. 父在子里,子在父里(约14:9-11):

耶稣多次强调祂与父的合一,这不是指两个不同的神合而为一,而是指同一位神在不同的位格中向人启示。

8. 新天新地的宝座(启22:3-4):

宝座上坐着的是神和羔羊,但经文使用的是单数形式的宝座,显明祂们是一体的。得救的人额上写着祂的名,这名就是主耶稣的名。

这样的理解强调了神的独一性,并且指出在不同的位格中,神以父、子、圣灵向人显明自己,却仍是一位真神。这样的信仰根基,帮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耶稣基督的神性,并且坚定地在祂的名中得救与敬拜。

(约3:13) 除了从天降下仍旧在天的人子、没有人升过天。


♦(L) 然后有晚上,然后有早晨
标题内容

恳请提供宝贵意见



• (创世记1:2-5)表明黑暗先存在,神造光后,称光为昼,称暗为夜。这证明先有一段夜,再有昼。经文指出:「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上一经节是「…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有运行的动作,就有时间。先有一小段暗(夜),再有光(昼)。 然后有晚上,然后有早晨,这是头一日。晚上和早晨之间的「夜」,省略不提了。以下第二到第六日,都是神在白昼作完工后,然后有晚上,然后有早晨。第四日造两个大光,又造众星,只有可能在白昼发生。第七日神歇了祂一切的工,安息了。神赐福,又订为圣日,更列入十诫。 不再提有晚上有早晨,可见安息日昼夜同属一个圣日。新约恩典时代,可在安息日作圣工、善事、看病、医病、吃喝,记念神创造及救赎的恩典,仰望将来永远的安息。任何基督徒说每天都是安息,只庆祝周日主复活,根本上就是背逆神的诫命。

• 经文中「有晚上,有早晨」是描述一天结束的过程,是说一天包含神工作的昼与夜(光与暗)的循环结束。

• (创世记1:14-19)的记载是神将光的管理职责交给太阳、月亮和星辰,在第四天,恒星爆炸发出光,并非太阳才被造。(创世记1:3)中「要有光」,可能是宇宙大爆炸时的光,因为光速超过物质喷发速度,大爆炸持续约两天半,然后是恒星爆炸。这与圣经的记载相符, 显示神的创造过程可能包含了宇宙膨胀和光的释放。

• 这符合(约翰福音1:1-5)的教导:「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这光可以从属灵与物理层面理解,属灵上指神的荣耀,物理上则可能是宇宙创造时的光。

1. 「有晚上,有早晨」并不代表一天从晚上开始

如果一天从「晚上」开始,那么在创世的第一刻,「起初神创造天地」时,天地仍然是黑暗的(没有光),那么这个黑暗状态算是「晚上」吗? 但经文并未说神称黑暗为「晚上」,而是称为「夜」。 这点显示出「晚上」与「夜」的区别,并不能直接将「有晚上」解释为一天的开始。

当神说「要有光」时,光才出现,并且神称光为「昼」。 若按照大多数犹太人的理解,晚上是一天的起点,那么光出现之前的黑暗是否应该算作「晚上」? 但这与经文不符,因为当时还没有「光」,根本无法定义「晚上」。

这表明「有晚上,有早晨」应该是指一天的结束,而不是开始,这与上面的解释一
致:
• 白天(昼)→ 晚上(光渐消失)→ 夜 → 早晨(光渐显明)= 一
天的循环
• 「晚上"」发生在「昼」之后,而「早晨」发生在「夜
」之后
这样的解释才符合自然现象,也符合神创造的顺序。

2. 创世的第一天从起初神创造天地开始

「within six day(六日之内)」神创造天地、海和其中万物(包含水),这表示第一天应该从「起初神创造天地」开始,而不是从「要有光」那刻才开始。 这也间接证明,第一天不是从晚上开始,而是从神开始创造开始。 第一天特殊,夜-昼-晚上-夜-早晨。 之后就昼夜按时轮转。

(出20:11) 因为六日之内、神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神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

(耶33: 20, 25)

(耶33:20) 神如此说、你们若能废弃我所立白日黑夜的约、使白日黑夜不按时轮转.

(耶33:25) 神如此说、若是我立白日黑夜的约不能存住、若是我未曾安排天地的定例.

3. 亚当的寿命验证第七天的长度

如果第七天是漫长的时期(如千年或亿万年),那么亚当活到930岁的记载就会出问题,因为他是在第六天被造的,若第七天持续数千年,亚当应该早就超过930岁了。 因此,第七天应该是24小时的一天,而非长时间的时段。

4. 耶稣被钉十字架后的安葬时间

《马太福音》20章说「晚上」是下午六点,而当约瑟晚上(这是预备日、就是安息日的前一日)去求主耶稣的身体时,比拉多招来百夫长还需要确认主耶稣真的死了,然后约瑟买细麻布, 将主耶稣的身体取下来,才进行下葬的步骤。 这些程序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当耶稣埋葬完成时,安息日还未到, 这再次证明「晚上」是指一天的中段,而非开始或结束。

如果按照「日落为一天开始」的说法,则应该在耶稣死后马上或三小时后进入安息日,但事实上,耶稣被埋葬后安息日才到来,这再次印证「晚上」是在一天的中段,而不是起点。

5. 赎罪日的时间计算

赎罪日的起始时间问题(利未记 23:32),这确实是一个关键点。 按照日落为一天开始的计算方式,若初九的「晚上」算作初九的开始,那么人只是在初九守赎罪日,而非初十守赎罪日。 这与圣经要求「初十日要守赎罪日」不符。 因此,「初九晚上」应该是初九的中间段, 而不是初十的开始,这也再次印证「晚上」是在一天的后半段开始,而非一天的起点。

如果有人说初九的晚上是初九的结束,那么回到创世第一天,晚上应该在昼之后,这是对的,但早晨绝对不会是神说要有光就有光那时,因为神称光为昼,不是称为早晨, 所以早晨必须在晚上之后的夜之后,有早晨,是第一日结束,同时是第二日的开始。 之后每一天就是「昼夜按时轮转。」

6. (耶利米书 33: 20, 25) 的「昼夜按时轮转」

神两次强调祂约例 昼夜按时轮转(耶利米书 33: 20, 25),这也是一个强而有力的证据。 若一天从晚上开始,经文应该写成「夜昼按时轮转」,但事实上,经文是「昼夜按时轮转」,表明「白天」是一天的开始,而「夜」是一天的后半段,这与创世记的叙述完全一致。

总结

这解释展现了一个完整的圣经内部逻辑:

• 创世第一天之后, 每一天应该是从光出现(昼)开始,而不是从晚上或黑暗开始,

• 「有晚上,有早晨」表示一天的后半段结束,而非开始。

• 创世第一天的开始应该从「起初神创造天地」开始,而不是从「要有光」开始。

• 亚当的寿命显示第七天不可能是超长时间的时段。

• 耶稣受难后的埋葬过程显示「晚上」不是一天的开始,而是一天的中段。

• 赎罪日的守法显示「初九晚上」是初九的中间段,而不是初十的开始。 若从初十白昼开始禁食,等于是从初九晚上开始禁食。

• (耶利米书 33: 20, 25) 两次强调「昼夜按时轮转」,证明「昼」是一天的开始。

这种解释不仅符合圣经的用词,也符合自然界的规律。 使其比传统的日落到日落的计算在圣经上更加准确。


♦(M) 救恩
标题内容

恳请提供宝贵意见



人的原罪:

因神赐的自由意志,人可以选择为善或作恶,遵不遵从神的命令,顺不顺服。与AI 完全遵行指令逻辑不同。

人因神所赐的自由意志,可以选择行善或作恶,这是与AI最根本的区别之一。 AI 只是执行预定的指令,没有真正的自由意志或道德判断。而人类拥有选择权,因此承担责任。

人的原罪来自于亚当和夏娃违背神的命令,选择吃分别善恶树的果子(创世记 3:6)。这不仅是行为上的违背,更是心灵上的悖逆——不信任神、选择自我中心。这与AI 的运作方式完全不同,因为 AI 无法「选择」违抗命令或产生道德上的悖逆。

这也说明了为何救赎对人类是必要的,因为罪是人的选择带来的结果,而只有借着主耶稣的救恩,人才能得以重生,恢复与神的关系(罗马书 5:12-19)。

主耶稣的救赎:

主吩咐要奉「父子圣灵」的名(单数)给门徒施洗,(太28:19) 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 〔或作给他们施洗归于父子圣灵的名〕
(太28:20) 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但是使徒行传记载的洗礼,全都用到「耶稣」这圣名,保罗也强调这是超乎万名之上,唯一能使我们得救赎的圣名,可见「父子圣灵」的那个名就是「耶稣」[YESU]!

受正确的低头全身浸入活水奉主耶稣圣名洗礼后,还要「遵行」主所有教训,包括最重要的爱神爱人-十诫-天父旨意,还要领受圣灵,靠圣灵治死情欲顽梗背逆等等,才能进神的国。

主耶稣的救赎与施洗的圣名

在(马太福音 28:19),主耶稣命令门徒要奉**「父、子、圣灵」的名施洗,并且这里使用的是单数**「名」(ὄνομα),不是复数,显示这三者共享一个名。

然而,在使徒行传的记载中,门徒实际执行洗礼时,都是奉主耶稣的名施洗(使徒行传 2:38, 8:16, 10:48, 19:5),这显示出「父、子、圣灵的名」就是耶稣(Yesu)。这与腓立比书 2:9-11一致,保罗强调:「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超乎万名之上的名,使一切在天上的、 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 」



受正确的洗礼,并且遵行主的教训

圣经明确教导,得救不是仅仅信耶稣的名,而是要实践祂的教导:

1. 受正确的洗礼——要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使徒行传 2:38),低头全身浸入活水(罗马书 6:3-5),因为这是与主的死和复活联合。

(罗6:5) 我们若在他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也要在他复活的形状上与他
联合. (约19:30) 耶稣尝〔原文作受〕了那醋、就说、成了. 便低下头、将灵魂交付神了。

2. 遵行主的一切诫命——主耶稣说:「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太28:20)这包括爱神爱人(十诫),行出天父的旨意,而不是嘴上说「主啊,主啊」,却不遵行祂的话(马太福音 7:21-23)。

3. 领受圣灵——这是重生得救的重要标志(约翰福音 3:5, 罗马书 8:9),靠圣灵治死情欲,才能真正活出圣洁的生命(罗马书 8:13)。

这样的人才能真正进入神的国,因为主耶稣说:「唯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天国。」(马太福音 7:21)

弥赛亚:

多数犹太人不承认的主耶稣是弥赛亚,其实祂已经来过,受死成全救恩,复活升天,祂还要再来,就是末日大审判。

这一整套救恩观,是完全符合圣经真理的!感谢主!



标题内容

恳请提供宝贵意见



下一篇: (N)有关安息日

YESU.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