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伟大的母亲
标题内容

恳请提供宝贵意见



── 母爱的见证与属灵的榜样

一、伟大的人背后有伟大的母亲

(诗篇 127:3):「儿女是主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祂所给的赏赐。」

神把儿女托付给母亲,母亲的角色不仅是抚养,更是属灵生命的启蒙者。

二、圣经中的伟大母亲榜样

1. 摩西的母亲──约基别 (出埃及记 2章)

在危难中用智慧保护摩西三个月,将他放入蒲草箱,托付给主。

并被安排为摩西的乳母,有机会在摩西童年建立敬畏主的信仰根基。

结果:摩西长大后宁愿与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不愿享受短暂的罪中之乐(来11:24–25)。

2. 马利亚──主耶稣的母亲

她谦卑顺服神的呼召:「我是主的使女,情愿照你的话成就在我身上。」(路1:38)

她以诗歌尊主为大,荣耀神(路1:46–55)。

她默默支持主耶稣的工作,即便在十字架下仍坚守母亲的角色(约19:25)。

3. 所罗门智慧审判中真母亲的形象

(王上3:26–27) 愿意舍弃孩子,只为孩子得存活,这是真正的母亲。

三、母爱的特质:

1. 无私的奉献

无论孩子是否回报,母亲都愿意付出生命保护孩子。

2. 坚忍不拔

即使遭遇婚姻破裂、家庭变故,也不放弃抚养孩子成长。

3. 默默承担与成全

伟大的母亲不喧哗、不争夺名分,只愿孩子平安、成才。

四、如何回报母爱?

1. 孝敬与尊重母亲

(出20:12):「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主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不可轻视年老、软弱或外貌改变的母亲。

2. 体谅与陪伴

母亲最需要的,往往不是物质,而是孩子的理解与陪伴。

3. 代代传承信仰

提摩太的母亲与外祖母(提后1:5)──从小以圣经教导孩子,成为属灵传承的管道。

五、真实感人的故事

1. 一位伟大的单亲母亲

她的丈夫离弃了家庭,她却不争吵、不报复,选择留下来独力养育五个孩子,让孩子都成家立业、有信仰、有爱心。

2. 疤痕母亲的故事

有个女孩因母亲脸部严重烧伤而感到羞愧,不愿带她见朋友,直到有一天她发现,这些疤痕是当年火灾中母亲奋不顾身救她的代价。那一刻,她流泪抱紧了母亲。

六、结语:歌颂母爱

母爱,是主对人的爱的缩影。

母亲为儿女所付出的,许多无法用言语衡量,

但主知道,也必记念。

(箴31:28–29):

「她的儿女起来称她有福;她的丈夫也称赞她说:才德的女子很多,惟独你超过一切。」


♦(AO) 不可妄称主名——发音、用语与我们的心
标题内容

恳请提供宝贵意见



一、神的诫命何等圣洁:不可妄称主的名

「不可妄称主你神的名,因为妄称祂名的,主必不以他为无罪。」(出埃及记 20:7)

「妄称」的意思不只是说谎发誓,也包括:

随口用主名发语气词(如 “Oh my God!”、“God knows!”)
不敬虔地使用主名(如笑话、口头禅)
用错误的发音或翻译(耶和华)称呼神的名,明知错还继续用
为了加强语气而拉神做保证(如 “That’s on God”)

二、现代流行语中的妄称:That’s ong 是什么?

“That’s ong” 是 “That’s on God” 的缩写,意思是「我发誓我说的是真的」。

这看似只是强调语气,但实际上是将神的名当成「保证工具」,是对主名的不敬与轻慢。

「只是我告诉你们,什么誓都不可起……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了。」(马太福音 5:34, 37)

主耶稣教导我们说话要诚实,不需要靠誓言或强调词包装。

把「主」挂在口边,是对祂名的践踏,这样的文化要谨慎远离。

三、妄称主名,也包括「错误的发音与习惯称呼」

神的名是圣的,不能乱改、乱叫、乱译。

历史证据显示,主耶稣的名字原文是「Ἰησοῦς」 (Iēsous)(希腊文)、IESU (拉丁文、古英文)和 「YESU」(音译)。

“Jesus” 这个带有现代英语「J」的名字直到17世纪才出现。 19 世纪发音改变。

小朋友天真唱 “Jesus loves me”,若他们不知错,主怜悯。但我们长大知真理,就当走在光中。

「 世人蒙昧无知的时候、神并不监察、现在却吩咐各处的人都要悔改。」(使徒行传 17:30)

四、有人会问:「我从小就是这样学的,难道是错的?」

答:

神不责备我们过去的无知,但祂呼召我们进入更完全的认识。

正如亚波罗虽有热心,但只知道约翰的洗,后来经过提多与百基拉指点,就进入更完全的道(参徒18:24-26)。

今天,我们也是这样被神带领:不是批评我们的过去,而是让我们走向祂所喜悦的敬拜。

五、怎么温柔帮助人明白这真理?

强调神的名是圣的,不是语气词或文化代号

用事实与经文温和说明,而不是直接指责

帮助人明白神要的是我们心中的敬畏与真诚

提供替代方式:

不说 “on God”,可以说「我很确定」、「我亲眼看见」。

不用错误名,可以学习说「YESU」、「主耶稣」或原本的正音。

六、总结劝勉:洁净我们的口,归荣耀给主的名

「那时、我必使万民改变(或:恢复) 为一个清楚(或:纯正) 的言语、使他们能求告主的名、同心合意的事奉他。」(西番雅书 3:9)

神要我们的语言被洁净、敬虔,不再随便妄称祂的名。

愿我们从小到大,不论孩童或长者,都学会以敬畏的心称呼那至高神的名──YESU。


♦(AP) 历史 — 祂的故事(History — His Story)
标题内容

恳请提供宝贵意见



神是历史的创造者与主宰。祂无所不能,创造天地万有;祂无所不在,圣灵运行充满全地;祂无所不知,掌管从邦国的兴衰到个人的寿命与疆界。人类犯罪堕落以后的历史发展,以及未来的结局,都在祂的计画与预知中。

一、历史的准确预言 — 神话语的见证

圣经中包含数千个预言,至今应验无一落空。未来的预言,也必照著成就。

以赛亚的预言(赛7:14):主耶稣降生六百多年前,先知已宣告:「因此、主自己要给你们一个兆头、必有童女怀孕生子、给他起名叫以马内利。〔就是神与我们同在的意思〕…」

但以理书预言大像与历代帝国(但2章):从巴比伦、玛代波斯、希腊到罗马帝国,一一应验。

但以理书11章:对希腊四大将军与罗马兴起的细节描述,精准预言各国君王之间的争战与更替。

弥赛亚出现与以色列复国:主耶稣来到世间,为磐石粉碎列国的偶像权势;而以色列的亡国与1948年的复国也应验了多处预言。

末日的预兆:地震、战乱、饥荒、瘟疫等全球性的灾难正持续发生,正如主耶稣所言(太24章)。

二、教会的预言 — 成为警惕的明灯

被召的多,选上的少(太22:14):显示真正得救的人不在于外表的敬虔,而在于是否行出神的旨意。

假师傅的迷惑(太7:21-23):许多宗教领袖将主日(星期日)美化为「主复活日」,却废弃神亲自立为诫命的周六安息日(第4诫)。

主的警告:「我从来不认识你们。」(太7:23)警醒我们不要只奉主名行事,却不遵行主的话。

窄门的路:要努力进入(路13:24);福音必先传遍天下,末期才来到(太24:14)。

三、圣名与语言的恢复 — 神的预言与安排

今日以色列人称主为 Yeshu,其中「sh」与「s」的发音之别,呼应士师时代「细播列」的事件(士12:6),暗示末世语言与名字的分别与恢复。

根据番3:9,神预言「到那日,我必使万民用清洁的言语」,使他们同心事奉主。这说明神要恢复圣名与语言的纯正与一致。

中文的「耶稣」音近原音,但却也留下了错误的「耶和华」;英文圣经中的 LORD 虽尊称神,却也遗留下被改动的 Jesus。无人能自夸,因为神留下的绊脚石正试验人的谦卑与顺从。

四、历史的试炼 — 神对人的考验

主日崇拜取代安息日,是 1700 - 1900 多年前的偏离; Jesus 一名的转变,反映 200 - 400 多年前对圣名的轻忽; 这些历史事件都是信仰的试金石,考验我们是否只尊神口头,却不尊祂的诫命与心意。

五、神的智慧 — 值得我们敬畏与顺服

神的意念高过我们的意念(赛55:9)。祂创造的宇宙浩瀚无边,量子的结构细腻精微,都是祂智慧的展现。若有人仍否认神的存在,继续任意作恶,实在是自取灭亡,终将面对审判。

六、结语:历史引领我们归向神

勤读圣经,认识历史,就能更清楚神的作为与计画。让我们敬畏神,服在祂大能的手下,全心遵行祂的命令,将来与主一同进入永远的福乐与荣耀。


♦(AQ) 先求神的国与神的义——不可妄称主神的名
标题内容

恳请提供宝贵意见



一、十诫的存在证明神的真实

出埃及记20章,是神亲自颁布的十诫,其中第一条诫命: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这句话世上没有一个人敢讲,若有人说这句话,他要不是真神本身,就是敌基督的冒充者。

如果有假冒者,更加证明有真神,因为假冒者要引诱人们相信它是真的。

十诫不是人的道德劝世文,而是神的命令与心意,是神治理神国的律法,是我们信仰生活的根基与神义的体现。

二、什么是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

主耶稣在马太福音6:33说:

「你们要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

这节经文告诉我们,基督徒的优先顺序必须是神的国与神的义,而不是世俗的利益与生活的忧虑。

神的国:就是神的统治临到我们的心、家庭、教会与世界。

神的义:就是神眼中正直、圣洁的标准,包括祂的律法、诫命与真道。

三、主祷文教导我们如何先求神的国与神的义

主耶稣亲自教导的祷告,其内容正是一个追求神国与神义的模式:

「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这段经文的次序清楚:

承认神是我们在天上的父;
尊祂的名为圣;
求神的国降临;
行神的旨意在地上。

这不就是「先求神的国与神的义」的具体祷告吗?

四、「不可妄称主神的名」—神义的核心之一

出埃及记20:7:

「不可妄称主你神的名,因为妄称祂名的,主必不以他为无罪。」

「妄称」的原文意思包括:虚假、不敬、不当使用、随便滥用。

所以「妄称神的名」不只是说谎发誓,也包括:
用错误的名号代表祂;
用错误的方式传扬祂;
轻忽、扭曲、甚至否认祂原来的名字。

这不单是文化问题、语音问题,更是敬拜真理的问题。

五、圣名的重要性与更正的必要

主祷文第一句说:「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

这不是修辞,是信仰的起点。

当人类历史中,神的名被改变、扭曲、误译,若我们不查验、不纠正,反而继续传承错误,甚至攻击提醒的人,那岂不是妄称神的名?

圣经早已预言神将在末后恢复纯正的语言与圣名:

(番3:9)「那时,我必使万民改变为一个清楚(纯正)的言语,使他们都求告主的名,同心合意地事奉祂。」

这是一个神主动恢复的应许。我们若明白,就该顺从、配合,而不是顽固不改。

六、人的寿命短暂,当珍惜更正真理的机会

我们一生不过百年,许多错误是过去几百年间传下来的。如果我们遇见有人提醒「你所呼求的名,可能不是原来那位救主的真名」,我们应该谦卑查考,而不是自以为是、固守传统。

否则,我们就落入主耶稣责备法利赛人的话:

「你们是因为自己的遗传废了神的诫命。」

七、结语:从更正圣名开始,真正先求神的国与神的义

愿我们真心悔改、渴慕真理:

恢复正确呼求神的名字(例如 YESU,而非受历史扭曲的名称);

尊神的名为圣,不妄称、不错称;

让神的国先临到我们心中,让神的义在我们生命中实现。

「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们!」 —

总结金句:

「不可妄称主神的名。要尊祂的名为圣。」
「你们要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
「那时,万民要同心合意呼求主的名。」


♦(AR) 信、望、爱——属天生命的三重柱石
标题内容

恳请提供宝贵意见



经文主题: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
——哥林多前书 13:13

一、 信心的定义与功用

1. 定义:

信心就是对神的完全相信,信靠祂的存在、能力、智慧、公义与慈爱,并且相信祂的每一句话都必要成就。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来11:1)

2. 信心的具体内容:

相信神的创造与救恩
相信主耶稣为我们的罪死而复活
相信神的同在与带领
相信祷告蒙应允
相信神掌管历史与未来

3. 信心的例子:

亚伯拉罕:神叫他离开本地本族,他就去了;神应许他百岁得子,他就信,神就称他为义。
但以理:在狮子坑中不惧怕,信靠神的保守。
那患血漏的妇人:她心里说,只要摸到耶稣的衣裳,就必痊愈,果然得医治。

二、 盼望的定义与功用

1. 定义:

盼望是对神未来应许的确信,是对天国永生的期待,是在患难中仍然不失去方向与力量。

「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林前15:19)

2. 盼望的具体内容:

盼望永恒的家乡
盼望与神同在的福乐
盼望身体得赎、复活荣耀
盼望主再来,审判与赏赐

3. 盼望的例子:

保罗:虽多次遭受逼迫、监禁,仍说:「那美好的仗我已打过…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提后4:7-8)

希伯来书11章的众信心伟人:虽然未得着所应许的,却远远望见,就欢喜迎接,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

三、 爱的定义与功用

1. 定义:

爱是神的本性,是一切诫命的总纲,是基督徒生活的最高准则。爱不是感觉,而是行动,是舍己、关怀、忍耐与饶恕。

「神就是爱;住在爱里面的,就是住在神里面,神也住在他里面。」(约壹4:16)

2. 爱的具体表现(参林前13章):

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
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
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3. 爱的例子:

主耶稣:祂为我们舍命,这就是爱的最高表现;祂在十字架上仍为逼迫祂的人代求:「父啊,赦免他们。」

好撒马利亚人:爱邻舍的榜样,超越种族仇恨,亲自照顾伤者,并负起所有医疗费用。

司提反:被石头打时仍为仇敌祈求:「主啊,不要将这罪归于他们!」

四、三样并存,爱为最大

信是基础,让人与神建立关系
望是动力,使人在苦难中不绝望
爱是最高的境界,表现神的性情,实践天国生活

为何爱最大?

信与望终有成就的那一天(信心成为眼见、盼望成为实现),但爱是永不止息的。

在新天新地,仍然需要彼此相爱、敬爱神、享受与神爱的交通。

五、 应用与勉励

1. 建立信心:

每天读经祷告,认识神的话
数算主恩,回顾神的信实

2. 坚定盼望:

常思想天上的国度与主再来
将眼光从世界的苦难转向永恒的荣耀

3. 活出爱心:

在家庭中彼此体谅包容
在教会中彼此服事建造
在社会中做光做盐,见证神的爱

结语: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林前13:13)

让我们一生常存信心、坚定盼望、活出爱心,直到见主的面。


♦(AS) 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
标题内容

恳请提供宝贵意见



一、【经文原意与关键词】

「他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诗篇 23:3)

「苏醒」:原文是 שׁוּב (shuv),含有「恢复」、「悔改」、「使回转」之意,不只是从疲乏中复元,更是从错误或死亡的路径中转回。

「义路」:原文是 צֶדֶק (tsedeq),正直、公义、合神心意的道路。

「为自己的名」:神的引导,是为了祂的名的荣耀,也就是为了祂圣洁、公义、信实的本性能够被正确见证。

二、为什么神要「为自己的名」引导人?

神的名代表祂的属性与声誉

圣名不是仅仅一个发音,而是关乎祂的品格、应许、公义与慈爱。当祂的子民走在义路上时,别人就会认识这位神是「又真又活的神」,因此,神的作为,往往是为了维护祂名的荣耀与真实(参:以西结书 36:22-23)。

神是信实的牧者,不能违背自己所立的约与话语

祂既然立约拯救、牧养、引导人走义路,就必成全祂的话,否则就是让祂的名被羞辱。

三、我们的灵魂为什么需要「苏醒」?

人容易陷入迷失、麻木或属灵沉睡

生活的压力、世俗的诱惑、错误的教导,让人失去对神的敏锐与敬畏。

许多人虽有宗教形式,却未真认识神的名与道

如果神的名被错误呼求(如:用错误翻译的名字敬拜祂)、被轻看或模糊,人心就可能仍在迷雾中。主耶稣曾说:「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马可福音 7:6)

四、不注重神的圣名=灵魂沉睡、偏离义路?

神的圣名是救恩的根基与呼求对象:「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罗马书 10:13),若名被改变、模糊、混乱,那人所呼求的对象也就有了误差。

若人只遵从人为传统、迷信仪式,却不认真对待神的启示与名字,等同于属灵沉睡(参:哥林多后书 4:4,「这世界的神弄瞎了不信之人的心眼」)

偏离义路,不一定是道德败坏,而是与神旨意不一致。若人所走的道路与神的启示、真理相背,即便外表虔诚,也是「自以为义」,不是神眼中的义。

五、神特别的引导,是为了祂自己的名——这说明什么?

神主动施恩

当我们在错误中、沉睡中,祂仍因祂名的缘故,不放弃我们。

神要人回到正确的认识与敬拜中

祂用祂的杖与竿引导,使我们悔改、归正,回到那条唯一得救的义路——那就是「奉正确的名呼求祂,并遵行祂的诫命与真道」。

六、结语:

「若我们不注重神的圣名,是否表示我们的灵魂仍沉睡?」——是的,这可能正是一个明确的指标。主耶稣说:「你们必因我的名为万民所恨恶」(马太福音 24:9),这说明真正的信仰,与祂的名有密切关联。

神因祂名的缘故,愿意唤醒我们的灵魂,使我们认识真理、远离错误、走在祂所喜悦的义路上。


♦(AT) 滤掉骆驼,不是滤蚊子:圣名与圣日的重要性
标题内容

恳请提供宝贵意见



经文选读: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薄荷、茴香、芹菜献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义、怜悯、信实,反倒不行了;这更重的是你们当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你们这瞎眼领路的,滤出蚊子来,骆驼倒吞下去!」
——马太福音 23:23–24

一、主耶稣责备什么?

主耶稣并非否定献上香料的十分之一,而是指出更重大的事被忽略了。祂说:“那也是不可不行的”,这显示神看重的不是「一端替代另一端」,而是「全部都要照祂的心意去行」。主所责备的,是那种强调外在仪文却忽略诫命精义的虚伪态度。

二、什么是骆驼级的大事?

根据经文,主耶稣所说的骆驼,是:

公义(行在神眼中看为正的事)
怜悯(爱神也爱人,如同主看我们的软弱)
信实(对神的话语忠心,毫不妥协)

然而今天,许多人却误以为:

神的圣名可以随意称呼,只要「诚心」即可;

神命定的安息日可以随便改,只要「有心敬拜」就行。

这种态度,才是真正「放过骆驼」的危险行为。

三、神的名是圣的,不可妄称

「不可妄称主─你神的名,因为妄称主名的,主必不以他为无罪。」
——出埃及记 20:7

主耶稣从未称神为「耶和华」,祂常说「父」、「神」,或引用「主」来称呼神。

使徒保罗在引用旧约经文时,也从未使用「Jehovah」或「Yahweh」,而是用「主」(希腊文:Κύριος)或「神」。

新约圣经全卷所使用的名字为 Ἰησοῦς(Iēsous),译为 IESU(拉丁文),是历史上早期教会所传扬的名。

并没有一处圣经新约经文以「Yeshua」作为主耶稣的称呼。这不是语言偏见,而是尊重圣经原文与神启示的名字。

主的名是神自己向人启示的救恩:「你要给祂起名叫耶稣(IESU),因祂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马太福音 1:21)

四、安息日是神设立为圣的日子

「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出埃及记 20:8)

这不是人的规定,也不是摩西的律法,而是从创世以来神就设定的(创世记 2:2–3)。

在出埃及记 16章记载,神赐下吗哪的规则明确指出安息日从第七日白昼开始。

主耶稣在祂的肉身生活中,也按规矩守安息日(路加福音 4:16),使徒们也都遵行这一点。

今日基督徒如果忽略安息日的重要,或是随从犹太人后来的「日落起日落止」的传统,反而背离了圣经真理的根基。

安息日是神与祂百姓所立永远的记号(出埃及记 31:13–17),怎能轻忽?

五、重建纯正的信仰根基

主说:「我未曾晓得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马太福音 7:23)

在那日,许多人以为自己曾奉主的名传道、行异能,却被主拒绝。

可见若不按真理、按主所启示的名字与命令去行,即便自以为「信主」,也有可能落入自欺与被弃的结局。

我们要做的不是妥协、顺从传统,而是:

回归神的启示:使用正确的圣名,荣耀神的名不被误解;
恢复神的命令:守祂的安息日,表明我们是祂的子民;
行出神的心意:活出公义、怜悯、信实,不仅守律法的字句,也行出律法的精神。

六、结语:不要把骆驼吞下去!

让我们回到主耶稣的教导,不要只注意容易做的宗教习惯(如奉献、祷告形式),却忽略了神名的圣洁与诫命的根基。

「这更重的是你们当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

愿我们忠心守主所托付的真理,在真道上站立得稳,不妥协,不随波逐流,等候主的再来。


♦(AU) 分别为圣
标题内容

恳请提供宝贵意见



神是圣洁的。 「圣洁」一词在原文的意思是「分别为圣」、「独特」、「不同」。

神的名字是圣洁的-独一无二,与天上地下的任何其他名字都不同。

当神向摩西启示自己时,说:「我是自有永有的」(出 3:14)。

这神圣的宣告彰显了祂永恒、自存的本质。 (YHWH)这个名字正是源自于这句话。

主耶稣也说过「我是」(约翰福音 8:58),清楚地表明自己是永恒的神。

「耶稣」这个名字的意思是「主神 YHWH 拯救」。

祂是「我是」的救恩-祂要将祂的百姓从罪恶中拯救出来(太 1:21)。

既然神是圣洁的,祂的名也必须被尊崇。

保罗说:「你们要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样」(哥林多前书 11:1)。但保罗是否曾用「耶和华」这个被曲解的名字称呼神呢?

主自己是否曾使用过后来被发明的名字「耶和华」呢?

从未。他们总是用「主」或「神」等尊崇的称谓来称呼祂,以尊崇祂真名的神圣性。

故意用虚假或扭曲的名字来称呼至圣的神,并非小事。

「你不可妄称主你神的名;因为妄称主名的,主必不以他为无罪。」(出 20:7)

让我们敬畏神,尊祂的名为圣-不仅在我们的行为上,也在我们的言语和心中。

愿人都尊祂的名为圣,因为祂是圣洁的!

YESU 是圣父、圣子、圣灵的圣名! YESU=YHWH 拯救。


♦(AV) YESU:合神心意的圣名之恢复
标题内容

恳请提供宝贵意见



亲爱的弟兄姊妹:

今天我们要一同思想一个极其重要的题目,就是:我们到底应当如何称呼救主的圣名? 这不只是一个语言或翻译的问题,更是关乎我们敬畏神、尊主名为圣的态度。

一、神的名是神圣的,是不容错乱的

出埃及记 20:7 告诉我们:「不可妄称主你神的名,因为妄称主名的,主必不以他为无罪。」这诫命的严重性,提醒我们:对神的圣名,我们不能随便、更不能扭曲。

以色列历代,因为拜偶像被神处罚。今天的基督徒,是否能在第三条诫命站立得稳?

但历世历代,人的传统、语言的演变,却在不知不觉中让原来神所启示的圣名被改变、被混淆,甚至被曲解。尤其在我们唯ㄧ可靠着得救的「主耶稣」的名字上,更是如此。

二、圣经中主的名字不是 Yeshua,也不是 Jesus

有些人说「耶稣」的希伯来名字是 Yeshua,但事实上:圣经新约原文不是用希伯来文写的,而是用希腊文写的。主的名字,在原始希腊手抄卷中,是 Ἰησοῦς(Iēsous),而其直译在拉丁文中是 IESU。这就是使徒们传福音所使用的名字!

主耶稣自己从未称呼过「Jehovah」或使用「Yeshua」这种形式,保罗也从未引用过这些名字。他们尊称主为「主」(主耶稣),他们引用旧约经文时,也从不将神的名字读为「耶和华」。

三、Yeshua 和 Jesus 的语尾,实际上都不是重点

我们来观察:「Yeshua」的「-a」是轻声,甚至在现代希伯来语中往往几乎不发音。 「Jesus」的「-s」则是希腊语语法上的变格字尾,在拉丁语和其他语言中也常不被重读。因此,这两个名字虽然字面上不同,但实际在多数语言中发音时,其实都只保留了中心音节:YESU。

今天通俗犹太人称呼耶稣为 Yeshu, 改称呼 YESU, 完全合情合理。历史上,会发音 sh 的人杀了四万两千名只会发音 s 的人(士 12:6)。

四、YESU 是合乎圣经、中庸又合神心意的选择

当我们不再执着于「sh」或「s」的差异,也不坚持「a」或「s」的语尾,我们就发现一个宝贵而纯正的名字──YESU。

YESU:

尊重圣经原文「Ἰησοῦ」、「IESU」的正统发音;
没有文化偏见、语法强加,也不夹杂异教传统;
是简洁、清洁、容易明白的名;
在许多语言中(如非洲语系、东亚语系)早已自然使用;

更重要的,它保留了这名字的真正含义──YHWH 拯救。

五、西番雅书的预言正在实现

圣经在西番雅书 3:9 预言说:

「那时我必使万民用清洁纯正的言语求告主的名,同心合意地事奉他。」

这不是语言统一的运动,而是圣名的洁净恢复运动!我们所要恢复的,不只是音,而是那被掩盖、被污染的真名——YESU!

这个名字,不是新的造词,而是从新约时代原文中挖掘出来,从历史与语音中洁净出来的真名,是我们世代应当呼求、传扬、敬畏、尊崇的圣名。

六、我们要怎样回应?

亲爱的弟兄姊妹,主的名字是救恩的门,是福音的旗帜,是我们祷告的依据,是我们受洗归入的名(徒 2:38)。若这个名字错了,一切就错了!若我们明知那是不准确的名字,还继续使用,是否已落入妄称圣名的危险之中?

今天,让我们一同悔改,放弃传统错误的音译,洁净我们的口与心,从今以后敬虔地、正确地称呼祂的名:YESU!

结语

唯有 YESU 是那从神来、为神名发声、合乎圣经、可传万国、可受万民尊崇的名。让我们一同回归这正道──因祂的名,我们得生命;因祂的名,我们得救赎;因祂的名,我们奉祂之名走义路,直到见祂荣颜。

哈利路亚,感谢赞美 YESU 之名,阿们!


♦(AW) 尽诸般的义:为何主耶稣受洗?我们当如何效法?
标题内容

恳请提供宝贵意见



一、耶稣为何接受施洗约翰的洗礼?

(太3:15)耶稣回答说:「你暂且许我,因为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于是约翰许了他。

主耶稣受约翰的洗礼,不是因为祂有罪,而是为了「尽诸般的义」——完全遵行神的旨意,成就每一项救恩的计划。这不是人的礼仪,而是出于神的命定与见证。

二、施洗约翰的使命与洗礼的目的

(路3:3)他就来到约但河一带地方,宣讲悔改的洗礼,使罪得赦。

约翰的洗礼是悔改的洗,目的是预备主的道路。他呼吁人真实悔改,结出与悔改相称的果子(路3:8),并指出那将要来的,比他更大,是神的羔羊,要除去世人罪孽(约1:29)。

三、耶稣受洗,显明祂是神的儿子

(太3:16-17)耶稣受了洗,随即​​从水里上来,天忽然为祂开了…有声音从天上来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

这是天父亲自公开的见证,证明主耶稣是神的儿子,是神所差来的救主,也为所有信祂的人立下榜样。

四、耶稣受洗的深层意义

主耶稣完全无罪,没有原罪,也没有本罪。 祂是从圣灵感孕,由童贞女所生,是圣洁无瑕的神子。但祂取了「罪身的形状」,成为人的样式,来到世上,为要代表全人类,亲身担当我们的罪,并成就神的义。

祂受洗不是为了洁净自己(因祂无需洁净),乃是为了顺服天父、成就义路,并作众人的榜样,显明凡要进神国的,都必须遵行神所命定的义。

五、悔改的洗礼不是重生的洗礼

(徒19:4-5)保罗说:「约翰所行的是悔改的洗…」他们听见这话,就奉主耶稣的名受洗。

约翰的洗礼是预备性的,不具赦罪的真正功效。因此,以弗所的信徒虽曾受洗,仍需再次接受奉主耶稣之名的洗礼,才真正得着赦罪与重生。

六、耶稣与门徒也施洗

(约3:22, 4:1-2)耶稣与门徒在犹太地施洗;其实不是耶稣亲自施洗,乃是祂的门徒。

即使在主尚未钉十字架前,祂也差遣门徒施洗,这证明这洗礼已有功效,因是主亲自见证与授权的。

七、五旬节的洗礼与今日的榜样

五旬节那天三千人受洗(徒2:41),就是水与圣灵的洗礼,得以进入神的国。施洗的是那些亲自经历了水灵重生的门徒,这就是今日我们应当遵守的标准。

八、正确的洗礼方式:与主的死联合

根据圣经,正确的洗礼应当:

在水多之处(约3:23)
全身入水、从水里上来(徒8:38-39)
奉主耶稣的名(徒19:5)
与主的死联合(罗6:3-5)——圣经唯一记载主死的形状是「低下头」(约19:30),因此受洗时也应低头进水,象征与主同死、同埋、同复活。

不是点水、洒水或表意式的洗礼,乃是神所命定、有效赦罪的真洗礼。

九、尽诸般的义:我们的责任

(太3:15)「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

这不只是对约翰说的,更是对所有信主的人说的。真正的信心不是「我认为」、「我觉得」、「我已经信了就好」,而是说:「神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十、结语:要进神的国,必须尽诸般的义

今天,我们必须:

抛弃人的传统与妥协信仰
弃绝无功效的洗礼仪式
接受主耶稣宝血与圣灵真正赦罪的洗礼
完全照神话语受洗,从水与圣灵重生(约3:5)

愿我们一同效法主,尽诸般​​的义,进入神的国。


♦(AX) 施洗約翰能不能進天國?
标题内容

恳请提供宝贵意见



这节经文(马太福音11:11)是主耶稣对施洗约翰极高的肯定,同时也揭示出「天国」时代与「律法与先知」时代的分界与属灵层次的差异:

原文(太11:11):

「我实在告诉你们,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兴起来大过施洗约翰的;然而天国里最小的,比他还大。」

一、耶稣为何说施洗约翰是最大?

「凡妇人所生」指的是所有按自然出生的人,包括历代的先知与义人。

耶稣说「没有一个兴起来大过施洗约翰」,表示他在先知中是最尊贵的,因为他是直接为弥赛亚预备道路的人,亲自介绍弥赛亚给世人(参约1:29)。

二、为什么天国里最小的,比他还大?

这句话表面上看似矛盾,但其实是耶稣强调「新约天国时代」的荣耀和特权:

天国的时代已经开始(参太4:17),而施洗约翰是旧约与新约的过渡人物,代表旧时代的结束。

天国里的人指的是得着新生命、重生进入天国的人(约3:3-5),包括经历圣灵重生、受洗归主的人。他们不只是靠信心仰望将来的弥赛亚,而是亲自与弥赛亚同在、得着圣灵住在心里(加4:6)。

属灵的身份更尊贵:天国里的最小者,有圣灵的印记,有属神儿女的身份(约一3:1),这是旧约的先知所无法完全经历的。

三、施洗约翰能不能进天国?

经文并没有说施洗约翰不能进天国,只是指出他在人间的身份、使命极高,但尚未进入天国的「新生命的实际」。也就是:

他代表的是旧约时代的义人;

他可能尚未经历耶稣的死而复活后所赐下的圣灵与重生的洗礼(徒19:1–5);

但他仍旧是主所喜悦、极其伟大的仆人,他所行的义在神眼中蒙悦纳(参来11章中旧约信心的伟人)。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

施洗约翰是天国门口的关键人物,是神国的开路先锋,但他还没进入新约天国的时代实际。至于他是否得救,那不是这节经文讨论的焦点。

总结:

耶稣借这句话提醒我们,旧约的义人固然伟大,但天国的生命更宝贵、属灵的身份更尊贵。我们如今能进入天国,实在是极大的恩典,不可轻忽。


♦(AY) 能不能進天國,是主的主權,不是人的想當然
标题内容

恳请提供宝贵意见



一、主的拯救是出于怜悯与主权,不是人的资格或特权

圣经中最震撼人心的一幕之一,就是主耶稣在十字架上,对那位悔改的强盗说:

「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加福音 23:43)

这位强盗一生犯了罪,临死前才认识神,却因他真诚的信心与忏悔,得着主亲自的应许。这让我们明白:

✅ 能不能进天国,是主的决定,不是人的主张。

二、主有绝对的主权,照祂自己的旨意施恩

「我怜悯谁就怜悯谁,要恩待谁就恩待谁。」(罗马书 9:15)

主是公义的,也是怜悯的。祂的判断没有错误,祂的决定没有人可以指责。无论我们如何自认为自己「配得救」,如果不照着主所定的道路,就不能真正进入天国。

三、没有人可以跳过圣经所指示的得救步骤

虽然主可以怜悯任何人,但祂也给所有人一条明确的救恩之路,那就是:

「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马可福音 16:16)

「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约翰福音 3:5)

许多人错误地以为只要心里相信就足够,或以为主既然有恩典,就不必顺从祂的命令。这正是「以恩典为借口,忽略真理」。

四、强盗的例外不能成为我们的借口

那位十字架上的强盗,是主亲自应许、亲自接纳的个案。他没有机会受洗,没有机会聚会、行道、受圣灵,但他诚心认罪、承认主为王。

但我们若身处和平环境、得闻真道,却不愿意照着圣经的教导行(受洗、悔改、领受圣灵、遵行诫命),那就是故意抗拒神的道路,不是信心,而是悖逆。

结语:

我们不能擅自规定得救的方式,也不能仗着恩典而拒绝顺服。

✅ 主可以随己意施恩,但人若想得救,就必须照主所定的道路去走。


♦(AZ) 博士到拿撒勒的房子拜主耶稣
标题内容

恳请提供宝贵意见



根据(路 2:21,22,39)主耶稣在伯利恒出生后满八天,受割礼,满三十天上耶路撒冷献给主,行律法规定的事,然后就去拿撒勒。

根据(太2:1-23),博士从东方依照星星的引导来到耶路撒冷,希律差他们去伯利恒,但星星再度引导他们到主耶稣所住的房子,拜好献上礼物后就从别的路回本地。他们离开后,天使在梦中指示,约瑟夜间就带主耶稣逃往埃及。希律死后再回去拿撒勒。

总结这两段经文:

博士只有可能去拿撒勒拜主耶稣。如果这事发生的地点是在伯利恒,他们离开后,约瑟就带主耶稣去埃及。这与(路2:39)所记不合。如果这事发生在拿撒勒,(路2)的记载就不会与(太2)有任何不合。而且博士见主耶稣时,主耶稣应该已经一岁多。这就是(太2:16)记载为何希律杀害伯利恒四境两岁以内的男孩。

博士没有去伯利恒:

虽然希律要博士去伯利恒,但是圣经没有说博士去伯利恒,而是星星再度引导他们到主耶稣所住的房子!不是伯利恒秣槽那里。




标题内容

恳请提供宝贵意见



下一篇: (ZZ) 神的国(天国)

YESU.jpg